茶,不同地方倉儲出來。
轉(zhuǎn)化后,風格差別非常大。
一位廣東的茶友,前幾年買了2019年的大中山古樹。
在家里倉儲3年后,沒味道了,再也喝不出若只如初見的感覺。
老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又給茶友寄了一次2019年大中山的古樹。
茶友喝完之后,非常愉快地說:就是這感覺,入口清涼甘甜、湯感飽滿滋味足茶氣強,生津快、回甘久。
茶友喝著倒是舒服,可越喝越納悶:到底是怎么回事,我存的怎就喝著沒感覺了?
老楊隔著屏幕一個勁地搖頭:不知道,一模一樣的茶,怎會是完全不同的味道。
茶友發(fā)起了一連串的問號,說:怎么會這樣呢?
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
茶葉倉儲,廣東茶友說廣東倉儲的好,云南茶友說昆明干倉存出來的才好。
其實,兩地各有風格。昆明倉儲的茶,雖然轉(zhuǎn)化很慢,但是,茶葉的香氣等原生滋味保留得很好。在昆明存放十幾年的茶,沖泡出來仍然有馥郁的花蜜香。
廣東存的茶,轉(zhuǎn)化很快,存放幾年后,花蜜香弱了,但喉韻非常好。
兩地的氣候環(huán)境,決定了存茶轉(zhuǎn)化不一樣。
就老楊自己的感覺,在廣東喝云南倉儲的茶,有點鎮(zhèn)不住海鮮的腥味,還是廣東的茶喝著帶勁。
在昆明喝廣東剛拿過來的茶,感覺茶葉里有海風吹過的濕味,但喉韻又特別深,口味特別重。在昆明存一段時間,喝著又很舒服。
總之,茶葉倉儲沒有高低貴賤,都是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。
倉儲,需要行業(yè)標準
普洱茶的倉儲,目前還是一片混亂。
至今,茶行業(yè)還沒有研究出一個標準,讓存茶的溫度濕度有一個共識。
比如,最適合葡萄酒儲存的溫度是12-14℃,最適合的濕度是65%-70%。
普洱茶肯定也有最適合倉儲的溫度濕度,既要保證茶葉原有的香氣,還要保證轉(zhuǎn)化出來湯感厚、喉韻深,還不能有雜味,這才是最好的倉儲效果。
只是現(xiàn)在還沒有這方面的共識。沒有倉儲的共識,一片混亂。
真要說哪里存的茶最好,家鄉(xiāng)存出來的茶最好。
存茶,不能存了個寂寞
茶友存茶,總有把茶葉存廢了的事情發(fā)生。
然而,作為一個打算在茶行業(yè)混一輩子的人,難免會想:茶葉存廢掉的損失,真的應(yīng)該由茶友來買單嗎?
既然行業(yè)還沒有倉儲標準,茶客又面臨存茶變廢的困境,只有一個招了!
很多普洱茶玩家也喜歡葡萄酒。紅酒世界里,世界頂級名莊拉圖是個另類。
拉圖酒莊的負責人覺得:消費者購買葡萄酒后,都希望可以馬上飲用,期酒交易使拉圖很多酒沒到適飲期就被喝了。所以,酒莊在合適的時候,才發(fā)布接近適飲期的葡萄酒。
說白了就是:新的不賣,自己先存著轉(zhuǎn)化,到了適飲的時候,再賣給消費者。
普洱茶與葡萄酒一樣,真的應(yīng)該讓茶客去存茶嗎?
一個愛茶的茶商,對茶都有很深的感情,一旦進入茶行業(yè)做茶,就是一輩子的事。
既然做茶做的是長線,為何不把路走的長遠一些。如果茶企已經(jīng)具備了活下去的基礎(chǔ),對喜歡喝鮮爽和水路細膩的新茶的茶友,可以把新茶賣給這類人。
但是,大多數(shù)存茶只為了喝的茶友,茶商可以把茶存在昆明,等茶葉轉(zhuǎn)化出不錯的品質(zhì),再賣給茶友。
如此,茶友拿到茶的時候,就能品鑒一款茶的巔峰狀態(tài)。
而不是一個勁地鼓勵茶友存,說:新茶好喝,存出來更好喝。新茶不好喝,存出來就好喝了。
更不是一個勁地鼓吹越陳越香,茶葉要存30年才喝。人生有幾個十年,為了一杯茶等30年,只怕存茶打開時,茶葉存廢了,心累了也無痕。
普洱茶的確能越陳越香,隨著時間陳化,湯感厚、喉韻深。
然而,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前提是:樹齡大(原料好),工藝正確,倉儲衛(wèi)生。
而越陳越香,也是有限的:相比綠茶紅茶等茶類,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,但這個周期不是永遠,而是幾十年。
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,能越陳越香的東西,有某種共性:
雪茄、紅酒、普洱茶,都具備越陳越香的潛力。但是,能陳化二十年以上的紅酒和雪茄非常少,遠遠不到1%。
相比雪茄和紅酒,普洱茶越陳越香具有普遍性,至少大多數(shù)山頭茶都能存5-10年。但是,動不動茶葉存30年、50年才喝。這純屬忽悠。
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,終究還是忽悠不下去了!
來源:普洱話江湖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