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泡好的茶,在能力范圍內,我們是有可能把它救回來的。
然而,我們不能忽略的是:沒有泡好的茶,你再有能力,茶葉曾經受到的傷是抹不去的,技巧只能把它淡化一些而已。
這個道理在哪里都通用。
茶是怎樣被泡壞的?
關于潤茶的理論,行業(yè)里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。比如我們常聽人說:“一道水,二道茶,三道四道是精華”。這句話非常流行,但是以我多年的實踐,證實是一次行業(yè)里的群體耍流氓。
茶葉的沖泡原理其實非常簡單。
首先:茶葉內的有效水浸出物有多少,最終都要通過合適的路徑浸出到水中,形成茶湯。只有茶葉和水充分接觸之后,水浸出物才能浸出得充分。
以上這個原理如果你認可,那就接著往下看;如果不認可,請出門左轉。
其次:大家都知道碎的茶葉比完整的茶葉更不好沖泡,就是因為碎茶葉內含物浸出快,稍有不慎茶湯就濃了。你看,茶葉的細胞破碎越厲害,內含物質浸出就越快。
這個原理如果認同,就繼續(xù)往下看嚎,否則,出門右拐。
再來:溫度越高,物質交換就越快。所以泡茶的水溫越高,內含物質浸出就越快。
認同的請繼續(xù),不認同的請繞行。
還有:浸泡時間越長,內含物質浸出的總量就越多,茶湯就越濃。
認同的請繼續(xù),不認同的請繞開。
泡壞的茶是怎樣被救回的?
曾經和茶友提過,沒有泡好的茶是可以救回來的,當時也給大家演示了確實可以救回來。但是,有一個背景大家都忽略了。
如果你的水平不夠高,或者說你沒有掌握足夠的技巧,不可能救回來。
今天,為了寫這個主題,我們再次做了關于潤茶的試驗。
找到了一款不知名的巖茶,試了一下發(fā)現(xiàn)品質平平,于是就想利用這樣的茶葉做一個沖泡試驗,看看結果如何。
用兩種方式開始沖泡,同樣的克重,同樣的蓋碗。
一個采用的市面上流行的巖茶沖泡方法:不潤茶,直接高沖水,立即出湯。發(fā)現(xiàn)香氣比較高,口感平和,然后續(xù)和之前表現(xiàn)一樣,無飽滿度,無韻味。然而,不難喝。
一個采用如茶工作室的沖泡方式:先對茶葉進行充分的浸潤,然后開始沖泡。發(fā)現(xiàn)口感稍顯苦澀,香氣沉悶。適口性比較差。
多泡幾泡之后,經過潤茶的茶湯口感豐富度還是要勝過沒有潤茶的。不過,如果你是一個急性子,很有可能早早就放棄了,嘗不到最后。
不過,相對來說,這兩種泡法在這一款巖茶的沖泡中各有所長,對于普通茶友,不潤茶的沖泡方式可能更能方便些,比較吸引人。
接著用了武夷山眾多專家選出來的巖茶標準樣做實驗。同樣是8g,程序和之前的完全相同。
一泡是經過充分浸潤之后再進行沖泡,一泡還是采取高沖注水然后直接出湯。
自始至終,經過充分潤茶的那一泡的飽滿度和層次始終優(yōu)于沒有潤茶的。而且一道工藝、品種都沒有問題的好巖茶,浸潤之后再進行沖泡,更能體現(xiàn)出這一款茶豐富的層次。
不死心的我們接著又取了七級散普做同樣的試驗。
結果和巖茶一樣。
得出的結論是:如果這款茶葉本身的品質較差,采取充分浸潤的方式,完全有可能把這款茶的缺點暴露出來。這可能就是很多商家并不敢對茶葉進行充分浸潤的原因吧。
還有一點就是,在以上的幾次試驗中,我們并沒有能力把沒有潤過茶的茶葉泡得和潤過的茶葉一樣好喝。即使我們再努力,茶湯的口感和經過充分浸潤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。
之所以以前給大家演示別人泡壞了的茶,我們依舊能救回來,是因為當你掌握了正確的沖泡方法之后,你怎么沖泡也會比沒有經過系統(tǒng)訓練的人要泡得好。這就像同樣是一臺爛車,專業(yè)車手還是要比業(yè)余車手開得好。
然而,如果專業(yè)車手和自己比,情況就不一樣了。
沒有經過充分潤茶的茶,其口味即使泡到最后,那種不充分和層次不夠的毛病都不會消失。只是看你是不是能喝出來而已。
我所做的一切都和最好的味道相關
今晚也就是突發(fā)奇想。因為之前這個實驗都有做過,好多年沒有跟學員當面來做了。
我自審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要經得起推敲,需要練習的每一個動作都和泡出茶的最好味道相關。
味覺的審美,我所做的一切都和最好的味道相關。
以茶湯為作品的藝術創(chuàng)作,我們絕不會敷衍。
泡茶藝術——當你擁有了專業(yè)的訓練之后開始用心泡茶了,你的茶湯就成了作品。
如果連茶都潤不好,就不用跟我提泡茶了。
來源:一如茶香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