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

大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

111閱讀 2021-05-08 02:19 品牌

2011年9月,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大益茶制作技藝(注1:主要指拼配和發(fā)酵)作為普洱茶制作技藝代表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這是大益集團里程碑的事件,同樣也是云南普洱茶發(fā)展史上的重要篇章。

數據來源:大益集團

發(fā)酵技術并非大益集團的專利技術,為何摘此桂冠的是大益集團?而且技術名稱還將企業(yè)的品牌包含了進去,在那次入選非遺的幾大茶類代表中,“大益茶制作技藝”是唯一一個以生產企業(yè)品牌直接命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。

在我看來,大益集團之所以能摘此桂冠,主要是因為大益引領了整個普洱茶熟茶的發(fā)酵潮流,其中老茶客門津津樂道的“勐海味兒”,指的就是以大益7572為代表的一系列經典熟茶所表現出來的味道。  

關于大益集團這一成就

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》

1939年,著名茶人范和鈞創(chuàng)建勐海茶廠,生產“大益”牌普洱茶,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“大益”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茶葉品牌。2006年,“大益”普洱茶被農業(yè)部評為“中國名牌農產品”。大益茶制作技藝的關鍵在于拼配和發(fā)酵。拼配是根據各個茶葉品種的特點進行有效、合理的組合,取長補短,以彌補單一品種之不足;發(fā)酵是指“人工后發(fā)”的特殊技藝。大益茶制作技藝的研究成功為普洱茶生產的發(fā)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
關于拼配,這個稍后詳細論述,先主要同大家聊渥堆發(fā)酵技術以及其未來的發(fā)展前景。

關于渥堆發(fā)酵,老茶客們都知道,這是源自上世紀七十年代,老茶人們在廣東地區(qū)同港澳臺茶商一同摸索的技術,在最初發(fā)酵技術的基礎上,各大茶廠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發(fā)展,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勐海茶廠最終從一眾企業(yè)中脫穎而出,以7572為代表的產品成為熟茶的標桿。  

圖片來源:大益茶

2005年大益集團浴火重生,研發(fā)資金不足的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,以金針白蓮、大小龍柱為代表的新一代熟茶將大益集團推向了全新的高度。有了現代科技的加成,發(fā)酵技術一日千里,以HEMA(黑馬)為代表的第三代發(fā)酵技術的問世代表著大益熟茶進入到了全新的時代。

圖片來源:網絡

提到HEMA技術,又不得不談一談在2013年大放異彩的1301丹青,這是一款需要時間檢驗的產品。因為任何新技術都需要市場去檢驗,需要時間去積淀,剛出來的時候有廠家的保駕護航,自然光芒萬丈。

可茶葉就是廠家的孩子,總有一天需要離開父母的庇護,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上的風風雨雨。盡管現在提及這款茶的人少了,但作為一個對任何新技術都充滿了好奇心的人,每隔一年半載我都要喝上一兩壺丹青順便再去問問其他人,畢竟在丹青的介紹中,大益留足了它的轉化空間,雖然不知道以后這款茶會轉化成什么樣子,但現在喝起來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——“老茶口感,熟茶味道”。介于老熟茶與老生茶之間,可能一開始喝起來感覺會有點怪,但仔細品品肯定能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之處。

或許未來的某一天,當它能夠將老生茶與老熟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時候,就是它傲視群雄的開始?,F在么,還是以品鑒等待為主。

談完了熟茶的發(fā)酵工藝,再來聊聊生茶的拼配技巧。大益茶制作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已經鐫刻在大益的品牌之中。對于大益集團來說,不光是要發(fā)展品牌,他還肩負著將這非物質文化遺產發(fā)揚光大的重任。

拼配

圖片來源:大益茶

把來自千山百寨的毛茶按照一定比例拼配在一起,經過一道又一道的工序,最終得到一片蘊含著多個山頭味道的普洱茶,這是現代拼配技術追求的最終目標。

談及上個世紀的大益茶,往往離不開以88青為代表的7542系列產品。但是否有人想過,難道在那個年代,勐海茶廠只生產過這么幾款生茶嗎?

當然不是,雖然勐海茶廠在早期生產了大量的滇綠、滇紅,但普洱茶的種類并不少。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品質相對一般的大眾茶,要是放在今天,可能還不如一些企業(yè)的中低端產品。不是沒有拼配,而是只能生產這樣的產品。

在紅色年代,普洱茶的生產必須要講求三點:

第一點是要繼續(xù)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,實際上不保持也不行,物資匱乏的年代每一件商品都很稀缺;

第二點則是不搞特殊化,那個年代所有的產品都追求一致性,這點與現代普洱茶追求極致的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馳的;

第三點,生產計劃,早期的普洱茶并不是用來品飲的飲料,以內蒙古、新疆、新疆等省份的牧區(qū),因為缺乏足夠的蔬菜,補充維生素的重任就落到了茶葉身上,普洱茶在那時更多是作為邊茶供應,從毛茶的收購再到產品的加工運輸,一切都按照程序進行,留給茶人們拼配的空間非常有限。

以上三個因素加在一起,使得早期拼配技術僅僅是為了解決粗料難以入口而存在,這點普洱茶行業(yè)內的泰山北斗鄒炳良老先生就有很到位的點評:“(鄒炳良)認為普洱散茶的拼配技術要領可歸納為十二個字:即‘揚長避短,顯優(yōu)隱次,高低平衡’.......從總體上講,春茶生產出來的精制茶身骨重實,滋味濃醇,而夏、秋茶生產出來的精制茶身骨輕,梗長條泡,凈度差,滋味欠濃,且各茶區(qū)之間、同一茶區(qū)范圍內不同時間地點的茶,它的香氣、滋味和外形的塑造都有各自的優(yōu)缺點,長處和短處,拼配前要把各茶區(qū)的在制品分開,春、夏、秋茶分開,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,盡量發(fā)揮長處,克服短處,以長蓋短,突出自己產品的風格。”

圖片來源:百度百科

從鄒老爺子的評述中我們不難發(fā)現,早期普洱茶的拼配與現代拼配技術的不一致的地方,比如春茶、夏茶、秋茶的搭配,現代一款上好的普洱茶,通常都是由清一色的春茶拼配而成,就算拼配其他季節(jié)的毛茶,也不會選擇一年之中品質最下乘的夏茶。至于秋茶,通常都為輔料。早期的拼配沒有小產區(qū)的概念,也沒有名山古寨的說法。就像老班章村雖然歷史悠久,可真正意義上的老班章茶要等到2000年以后才被生產加工出來。這也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的一個問題,大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熟茶發(fā)酵工藝占主要部分的原因。畢竟當年的拼配技術放在今天已經是格格不入,其價值更多是參考,而非實際應用。

對于今天的大益集團來說,對古樹茶的組合、名山古寨的搭配還處于發(fā)展階段,雖說這些年誕生了不少好茶,可在漫長的轉化周期面前,它們還顯得非常年輕。新一代的拼配技術還有廣闊的發(fā)展空間,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,我一直堅信在1701軒轅號、1801千羽孔雀、1701金大益這些明星茶之后,還會有更出眾的大益茶問世。

圖片來源:大益茶

注1:

大益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說明

云南普洱茶傳統(tǒng)制作工藝歷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。至唐代,普洱茶已遠銷內地和西藏。宋代,在“茶馬互市”的貿易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明代,普洱茶銷行更廣,出現了“士庶所有,皆普洱茶”的盛況。清代,普洱茶被列為貢品,朝廷增設官茶局專司有關的茶事。云南普洱茶主要產于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和勐海縣等地,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制作技藝。

云南省勐??h舊稱“佛海”,是世界茶樹發(fā)源地之一。1939年,著名茶人范和鈞創(chuàng)建勐海茶廠,生產“大益”牌普洱茶,經過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“大益”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茶葉品牌。2006年,“大益”普洱茶被農業(yè)部評為“中國名牌農產品”。大益茶制作技藝的關鍵在于拼配和發(fā)酵。拼配是根據各個茶葉品種的特點進行有效、合理的組合,取長補短,以彌補單一品種之不足;發(fā)酵是指“人工后發(fā)”的特殊技藝。大益茶制作技藝的研究成功為普洱茶生產的發(fā)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
來源:大益行情網,作者:蘭陵王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天目云露:追求卓越品質 締造行業(yè)標桿

下一頁:柑馨甜飴,茶醇潤養(yǎng) 大益 大紅柑潤養(yǎng)茶禮上新

相關閱讀

蘭花茶不適用
288閱讀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