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茶文化的知與行》以這兩個故事開局,更多的親身經歷貫穿書中,沒有套詞,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所以整本書我讀下來,可以用四個字總結:新鮮、誠意。新鮮是我的第一感受,誠意貫穿在整本書里。
現在談茶文化,我們常常遠追漢唐,比慕才子,但那個時候的才子,大部分時間是在處理公文,時間久了我們才漸漸忘記了他們確實也是官員啊。比如茶客白居易,比如茶客蘇東坡。今天讀孫忠煥的書的時候,我感慨他是位才子。像過去每一位才子一樣,為了斟酌字句熬夜到天明,為了文章結構苦尋書籍與咨詢。
讀完這本書,就像當面與孫先生交流。可是打算邀請孫先生來茶業(yè)復興交流時,也很擔心。一是冒昧,二是時間,三是場地。我沒有擔心他不來,因為他是才子,而我們昆明茶界,也有很多才子,他一定會欣賞的……而他真的答應10月21號來昆明與我們做一場分享會,為此他特意改簽機票,單飛過來。
中國茶文化最發(fā)達的兩個城市杭州與成都也是非常不一樣的,杭州是以茶雅帶動了茶文明的進程,而成都是以茶玩釋放了人的天性。我身在昆明,正值普洱茶發(fā)展高歌猛進的時候,就會想,昆明的茶文化是什么樣子?是我在《民國茶范》追憶的青云街,翠湖邊?還是我從茶山上帶回來的古老而絢麗的氣息?